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海安的田野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備耕熱潮。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農民們懷揣對豐收的憧憬,播下希望的種子。海安農商銀行則如同一股溫暖且有力的春風,吹拂著每一寸農田,助力鄉村振興蓬勃發展。
于清榮,這位江蘇省勞動模范、海安市人大代表,同時也是海安市俞萬家庭農場農場主,見證并親身經歷了海安農業發展的蛻變之路。早年,在外闖蕩當過建筑工人的他,看到有些農村常住人口減少、農田拋荒的景象,心中滿是憂慮。2010 年,懷著對故土的眷戀和對農業的執著,他毅然回鄉,開啟了種地之旅。從最初流轉 50 畝土地種植大棚西瓜,到后來逐步擴大規模,他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大棚種植面臨用工短缺、管理繁雜等難題,讓他陷入沉思。但生于農村、長于農村的他,深知傳統農業的根基所在,最終決定轉型種植小麥水稻,扎根糧食生產領域。
2013 年,是于清榮農業征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他注冊成立了海安第一家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家庭農場——俞萬家庭農場,流轉300 多畝地,準備在這片新天地大展拳腳。他清楚地意識到,如今的種田早已告別父輩們的傳統模式,邁入規模化種植的全新階段。為了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他一頭扎進農技書籍的海洋,如饑似渴地學習;同時,積極參加農業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自我的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于清榮成長為種植領域的行家里手,農場規模也在 2014 年進一步擴大到 1000 畝,成為海安首家規模超千畝的家庭農場。
在這一路的成長與發展中,海安農商銀行始終與于清榮并肩同行,為他的農業夢想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回首創業初期,資金問題猶如一道橫亙在面前的大山。購買農資、引進新設備、支付土地流轉費用……每一項開支都迫在眉睫。正當于清榮為資金周轉發愁時,該行隆政支行主動向他提供了資金支持。隆政支行工作人員深入了解他的農場經營狀況、發展規劃以及面臨的困難。從2020 年借款 40 萬元開始,于清榮便與海安農商銀行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這份支持不僅僅體現在資金數字上,更貫穿于春耕備耕的每一個關鍵環節。每年春耕時節,隆政支行工作人員就如同貼心的春耕“護航員”,提前來到農場,了解農資采購需求、農機具更新計劃等。他們協助于清榮制定詳細的資金使用方案,確保每一筆貸款都精準地投入最需要的地方,讓農資能夠及時到位,農機得以高效運轉。2024年,為加速農業“數智化”轉型,俞萬家庭農場準備采購無人插秧機、無人植保機等一系列智能化設備,但資金短缺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隆政支行工作人員在走訪過程中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為農場提供了200萬元的農業項目授信。在海安農商銀行的幫扶下,如今的俞萬家庭農場已構建起集稻麥生產、收儲、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被列為“海安大米”核心種植基地,而于清榮,也成了該行的忠實客戶。
助力鄉村振興,海安農商銀行深知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更是一份榮耀。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三農”的堅守與支持。該行通過走訪的形式與全市130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一對接、上門服務。截至2月末,該行對640余家授信近26億元,其中519家用信約20億元。
又是一年春耕好時光,海安農商銀行正與廣大農戶攜手,共同描繪著一幅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畫卷,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為民初心,為春耕備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成為春耕時節最亮麗的底色。
原標題:海安農商銀行:農商助力,播撒田野新希望
文章來源:http://jsjjb.xhby.net/pc/layout/202504/03/node_A03.html#content_1436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