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農村商業銀行:黨史天天讀 | 見證軍民魚水情的糧袋
塔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中一場最激烈、最殘酷的生死對決,是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進行的一場血與火的大搏殺。在塔山阻擊戰中,英雄的塔山人民不畏犧牲、舍生忘死,全力支援前線,為東北野戰軍取得塔山阻擊戰乃至遼沈戰役的勝利都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條帶著9個彈洞的糧袋,就是最好的見證。
趙炳南在塔山阻擊戰中送糧用的糧袋
1948年10月10日,遼沈戰役塔山阻擊戰打響了。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當地群眾擔負起為部隊供應糧食的任務,他們晝夜不停地搗米磨面,保證了前線戰士們吃飽吃好。10月13日,是塔山阻擊戰最激烈的一天。在塔山鐵路橋頭堡陣地,國民黨軍猛烈的炮火切斷了運糧通道。在陣地上與國民黨軍廝殺了一天的戰士們,卻還沒有吃上晚飯,鄉親們焦急萬分。當陣地上的槍炮聲漸漸地稀落下來時,塔山村的中醫大夫趙炳南果斷地拿起這條早已準備好的糧袋,灌了一口袋高梁米扛上肩,趁著夜色,飛快地向前沿陣地的伙房跑去。
眼看著離伙房不遠了,忽然被國民黨軍發現,“噠、噠……”一排機槍子彈兜頭掃了過來,趙炳南趕緊把糧袋當作掩體,臥倒在地上。與此同時,堅守在塔山陣地上的戰士們立刻組織還擊。不一會兒,國民黨軍的火力被壓住了,趙炳南瞅準機會,一縱身跳了起來,把糧袋扛上肩頭,撒腿跑進了伙房。正在為無米下鍋而犯愁的炊事員小李,看到趙炳南扛著糧食來了,真是又驚又喜,連忙跑著迎了上去,一把從趙炳南肩上搶下糧袋,說:“您看,多危險呀,大老遠冒著生命危險送來一袋糧,卻都掉在道上了!”趙炳南低頭仔細地查看了一番糧袋,好家伙!一條口袋上竟被打出9個窟窿!一大袋糧食只剩下小半袋了。趙炳南沖著小李笑了笑說:“小李,你別著急,不夠吃,大哥還給你們扛去。”話音沒落,趙炳南已經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了。
塔山阻擊戰的硝煙已經散盡,如今,這條帶著彈洞的糧袋已成為珍貴的革命文物,其蘊含的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內涵和革命戰爭年代那種軍民魚水之情,卻深深感染著后人,啟迪著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