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蘇農商行春季校園招聘資料分析精選(3)
2006年人才藍皮書指出,在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和印度六國人才國際競爭力排名中,中國位居第四位,僅排在俄羅斯和印度之前,屬于第三層次。中國人才國際競爭力遠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國,僅相當于美國的48%,總體差距非常明顯。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我國人才浪費現象卻比較嚴重。藍皮書指出,一方面,七成知識分子走在“過勞死”的邊緣;另一方面,人才資源能力發揮程度偏低,總體能力發揮程度的平均數為61.9%,與充分發揮的差距為28.1%。專家由此測算出,2005年我國人才浪費總規模超過2500萬人,導致的經濟消耗和經濟損失超過9000億元。
人才居然被浪費了?這個結論確實會讓不少國人感到意外,畢竟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強調科教薄弱的國情,怎么一下子人才反倒開始浪費了?這看似吊詭的結論,仔細思索之后卻也不難找到答案。
那些處于事業或人生巔峰狀態的人才的英年早逝,無疑是一個國家的巨大損失。近年來中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但是,我們看到,生活壓力與不科學的工作方式同樣成了扼殺人才的罪惡之手。有調查顯示,北京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從10年前的五十八九歲降到調查時的五十三四歲。就在全球為老齡化社會[]時,知識分子“減去五歲”的現實無疑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
然而更大的浪費,仍在于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今人同樣將社會比作“最好的大學”。歸根到底,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這也意味著任何國家的人才培養都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而不是以一個人是否大學畢業為準繩。在此意義上,建立一個學習型社會與創造型社會愈發顯得重要。
同樣,為避免人才浪費,一個旨在實現人才價值的體制無比重要。經濟學有個著名的“劣幣驅逐良幣”原理,講的是當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以后,人們往往會先用劣幣,而將那些良幣收藏起來,正是因為抄襲者能變相得到社會的“報償”與“獎勵”。如果不學無術者位居權位,抄襲者賺的盆滿缽滿,久而久之,便會出現外行驅逐內行、謊言驅逐真實的尷尬危局。
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圣西門曾經講過一段十分經典的話:“假如法國突然失去了自己的50名優秀物理學家,50名優秀化學家,50名優秀詩人,50名優秀作家,50名優秀軍事家和民用工程師……法國馬上就會變成一具沒有靈魂的僵尸。”正因為此,世界上所有致力于真正煥發本民族活力的政府,都不遺余力地促進各個領域杰出頭腦的崛起。而未來中國的發展,同樣要得益于無數杰出頭腦的崛起。
1.填入文章第四段[]處最合適的詞語是( )。
A.殫精竭慮
B.膽戰心驚
C.趨之若鶩
D.憂心忡忡
2.以下符合作者觀點的是( )。
A.國家培養人才不應僅以學歷為標準
B.走出大學的人才應一心專注科研
C.建立創新型社會比學習型社會更重要
D.我國應進一步加大人才培養規模
3.作者用“劣幣驅逐良幣”來比喻( )。
A.杰出人才的浪費現象
B.知識界的抄襲現象
C.人才培養出現滯后問題
D.人才使用的體制性缺陷
4.以下哪項沒出現在2006年人才藍皮書中?( )
A.我國人才國際競爭力較低
B.我國的人才浪費已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C.生活和工作壓力是導致知識分子“過勞死”的原因
D.美國人才國際競爭力指標高出中國一倍多
5.文章末尾法國思想家圣西門的話表明( )。
A.法國政府很注重煥發本民族活力
B.各國優秀科學家是整個世界的靈魂
C.國家應在各個領域培養優秀人才
D.各國的發展均得益于優秀科學家的表現
答案以及解析請看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