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有大行普惠業務下沉,漣水農商銀行緊緊把握鄉村振興的新發展機遇,以普惠金融澆筑發展根基,持續踐行支農支小初心使命,向下扎根,將服務“深潛”到農區、社區、廠區,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米”,牢牢守住“三農”和小微主陣地。
發揮優勢,致力于“深”
幫促普惠金融更加“精準”
鞏固農區傳統優勢。持續推動“陽光信貸”提質擴面和非現場年檢,圍繞流失客群、他行定向客群和授信未用信等10大客群,常態化開展“評議預授信、簽約全授信、走訪試用信”三項工作,切實提高簽約率。在持續開展“一村一會談”“一村一共建”的基礎上,深入推進“一村一年檢”“一村一深耕”,形成了具有漣水本土特色的“四個一”工程。截至今年6月末,全行普惠型農戶貸款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0.13億元,較年初凈增11.89億元,增幅達13.47%,高于各項貸款增幅2.26個百分點。深度挖掘農村地區企業的金融需求,匯總收集671戶鄉鎮工業集中區企業數據,為43家企業投放4345萬元信貸資金。加大首貸戶拓展,新增首貸金額1.13億元。加大對新市民群體創業支持力度,為脫貧農戶、返鄉創業人員、個體工商戶、各類農業合作社等主體創業就業提供低利率信貸資金支持。上半年累計發放富民創業貸512筆、7891萬元,投放脫貧人口小額貸款1.88億元,惠及全縣5820個低收入農戶家庭。
用好機制,聚焦于“合”
助力實體經濟更具“活力”
該行黨委班子主動出擊,充分發揮高位引領推動作用,加大對接重點政府單位(部門)、優質企業(股東)等大客戶走訪力度,尋求總對總的批量營銷資源及部分大客戶資源。各部室與支行聯動對接商會、協會負責人、社區干部及鄉鎮干部,借助社會化力量營銷拓展客戶,提高服務覆蓋面。密切政銀合作,今年以來,該行分別與漣城街道、朱碼街道、紅窯鎮等7個鎮街,公安局、應急局、科技局等3家單位開展政銀企座談會,累計128家企業單位參會,已授信52戶、3.30億元,用信3.24億元。引入內部競爭及跨區競爭機制,在全行范圍內開展營銷項目招標,截至今年6月末,發標項目7個,新增授信118戶、3.07億元,用信2.98億元。積極拓展城區市場需求,以“漣商E貸”產品優勢價格引流獲客,持續強化網點周邊生態圈網格建設,有效挖掘個體經營業主的資金需求,新增授信329戶、1620萬元,用信371戶、金額1371萬元。用好用足人民銀行政策工具。截至今年6月末,發放轉續貸183筆,金額8.88億元;延期還本付息6013筆,18.71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44個BP,累計讓利1500余萬元,有效緩解企業融資困境。
創新服務,立足于“轉”
強化零售轉型更有“質效”
一方面強化數字賦能,讓服務更具時效性。實施三臺六崗轉型,召開“零售e貸2.0”啟動大會。推動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以“陽光E貸”“普惠E貸”和“陽光商E貸”為載體的線上業務模式,基本實現零售業務從授信調查、審查、合同簽訂、用信放款全流程無紙化運行,進一步提升業務效率。大力推廣惠企“碼上貸”、信貸直通車等線上化平臺,滿足“三農兩小”“快、簡、頻”的信貸需求,通過網格化深耕走訪進一步推進線上貸普及,提高客戶信貸可得性。目前線上平臺投放12623戶、6.18億元。另一方面創新信貸產品,讓服務更有針對性。該行積極探索與擔保公司和各類風險補償基金的合作渠道,通過多種途徑擴大農業信貸擔保的深度與廣度。與省農業擔保公司建立長期業務合作關系,推出“惠農快貸”,目前已支持各類農業經營戶191戶,投放1.59億元;依托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中推出“小微貸”“蘇農貸”“蘇科貸”“蘇創融”等針對小微企業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貸款產品,發放了淮安市首筆“蘇創融”貸款,今年以來,累計投放省級信貸產品245筆、3.49億元。
原標題:漣水農商銀行向下扎根守牢支農支小主陣地
文章來源:http://jsjjb.xhby.net/pc/layout/202309/05/node_B01.html#content_1237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