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泰興農商銀行始終致力于成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主辦行”、蘇中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特色行”,通過聚焦地方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為縣域經濟加速“回暖”,持續貢獻金融智慧和力量。
堅定一個“方向”。該行始終堅持“走訪為本、客戶下沉、差異化競爭”發展戰略,在充分借鑒學習浙江農信普惠金融工作先進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以久久為功的定力,持之以恒地推進“整村授信+陽光E貸”普惠金融新模式向縱深發展,全面實現授信覆蓋所有可貸人群,推動“人人可貸”向“戶戶可貸”的積極轉變。同時,積極開展整村授信“回頭看”工作,持續更新迭代農戶經濟檔案和客戶信息,加強用信觸達和精準化營銷走訪考核,讓普惠金融的政策和利好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聚焦兩個“重點”。一方面,保持對制造業企業的持續關注,針對制造業貸款投放規模與地方制造業發展不匹配的現狀,充分發揮新設置的公司業務五大區域中心作用,梳理排查規上企業與該行未建立聯系的情況,以多頻次的營銷走訪,做好跟蹤服務。另一方面,聚焦高新技術企業、綠色企業、重大項目。對客戶資金流進行深層次分析,掌握客戶資金使用規律,重點結合企業的資產、負債、資金回籠周期等信息,靈活運用中長期貸款模式,為小微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做到三個“全覆蓋”。在實際工作推動中,該行要求全行員工從講政治的高度,堅守初心使命,確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訪全覆蓋、授信全覆蓋、用信落地全覆蓋。始終保持對農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持續為糧食和農產品的穩產保供提供信貸支持,努力促成良好的社會示范效應。同時,持續加大對“新市民”的關注力度,針對“在外地的泰興人”“在泰興的外地人”,做好信息采集梳理,通過豐富產品體系、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新市民”服務體驗。
抓住四個“關鍵”。一是用好外聯外拓關鍵資源。泰興農商銀行動員全行員工,群策群力,持續深化與地方各部委辦局的緊密聯系,廣泛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面上求突破,在質上求提升。二是抓好科技賦能關鍵環節。強化系統支撐,加大自主研發力度,逐步推廣輕型系統平臺,持續線上引流。對獲取的各類基礎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完善客戶“畫像”,為精準走訪、客戶觸達提供助力。三是抓好社區金融關鍵領域。充分發揮新設置的社區金融部職能,以網格化營銷模式,持續加大對延令街道、濟川街道和黃橋鎮區的營銷走訪力度,深化與物業、公安、駕校聯動,拓寬獲客渠道。四是抓住年輕客戶關鍵群體。進一步下沉客戶、下沉風險,通過開展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貸記卡活動,不斷增強年輕客群黏性,推動客戶結構優化,提升客戶體驗,增強金融服務可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