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走進淮安非遺 傳承傳統文化”為主題的2022淮安“金融+非遺”產業發展論壇暨“非遺傳承貸”產品新聞發布會在淮安農商銀行圓滿舉辦。本次活動得到了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淮安報業傳媒集團的大力支持,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委委員、淮安市文物局副局長傅建霞,淮安農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朱彩濤,淮安日報釆訪總監、淮海晚報副總編李超,淮安農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項宏波,黨委委員、副行長蔡媛,淮揚菜美食文化研究會會長、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淮幫菜烹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岱民及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文旅局領導,淮安非遺傳承人部分代表共同出席。
在“非遺傳承貸”產品新聞發布會上,朱彩濤指出,淮安農商銀行將積極圍繞淮安市委市政府關于全市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聯合化的政銀服務支撐,讓非遺產業“強起來”。2021年,該行在與淮安市政府的戰略合作戰略框架下,攜手市文旅局,成功投放全省第一筆“鄉旅E貸”,與市文旅局組成聯合走訪小組,現場為文旅企業發放融資問詢函,購買3萬張文旅消費券,回饋家鄉人的同時,助力文旅企業紓困解難。二是以市場化的產業模式支撐,讓非遺經濟“火起來”。近年來,該行不間斷地開展“助力鄉村振興 普惠金融進萬家”網格大走訪送服務行動,持續開展農村普惠金融授信工作。同時,實施“小淮驛站”特色普惠金融站打造工程,特別是聯合中國農民畫之鄉——博里鎮畫苑,以黨建聯動、產品直推、服務聚合為特色,賦予“小淮驛站”農民畫、農產品線上線下直銷的新功能。三是以定制化的金融產品渠道支撐,讓非遺從業人員“富起來”。該行以金融產品的覆蓋廣度、匹配準度和迭代速度,無縫銜接客群消費經營的各類需求,真正實現“人人可貸”。將以“非遺傳承貸”產品發布為契機,開拓“整業授信”的新模式。
淮安農商銀行“非遺傳承貸”產品的推介人對該產品進行了詳細、生動的介紹。作為為淮安非遺傳承人量身打造的信貸產品,該產品具有額度高、利率低、方式活、放款快4大優勢,客戶通過信用方式申請、發放,個人類額度最高可貸100萬元,企業類最高可貸300萬元,條件優秀者還可適當放寬。隨后,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淮安農商銀行和淮安報業集團的領導共同宣布淮安農商銀行“非遺傳承貸”正式發布。
淮安農商銀行現場與江蘇老侯珍禽食品有限公司簽署了1600萬元授信協議,同時為3位非遺傳承人授予了總計150萬元的“非遺傳承貸”授信。
隨后舉辦的2022淮安“金融+非遺”產業發展論壇上,高岱民等來自淮安各地的非遺代表圍繞“淮安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推動家鄉金融和本土非遺的融合促進式發展”等方面開展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在本次 2022淮安“金融+非遺”產業發展論壇期間,與會領導及非遺傳承人們共同參觀了淮安農商銀行行史館,并舉辦了群眾喜聞樂見的“看非遺、學非遺”公益活動。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行,體現出該行用實際行動為淮安非遺產業化發展提供金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