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及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于支付結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六大金融領域,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金融科技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手段,更是在改變著傳統的金融服務方式,線上化、智能化、普惠化、開放化成為新時代下金融業務發展的方向與趨勢。
中國農業銀行正在積極擁抱新技術、新業態,努力探索金融科技方面的應用。社會保障卡是具有社會保障和金融功能的IC芯片卡,發揮著民生保障、便民利民、安全快捷、全國通用的重要作用。社會保障與金融服務融合應用項目的試點工作,解決了群眾領卡用卡等痛點問題,提升了社會保障服務能力。
一方面積極探索,深挖用戶需求。當前人社部門正在大力推廣第三代金融社保卡,需要將前期發放的第一和第二代金融社保卡進行替換,同時還要為沒有金融社保卡的人群開通,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的用戶存在丟失、密碼忘記等原因需要補辦等,因此如何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讓客戶方便成了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深耕細作,定制解決方案。在開展金融社保卡業務時,積極與當地人社部門協調合作,并且積極向省市分行爭取技術、資金、政策、人員等支持。一是加強駐點服務。積極與當地人社部門聯系實現后臺數據庫的連接,根據人社部門要求進行信息錄入,完成之后進行制卡發卡并開通金融功能,同步提示防范金融風險,真正為客戶做到“一站式服務”。二是做好網點推廣。為了更好地服務當地居民群眾,發揮國有大行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進一步將社保發卡的功能延伸到農行物理營業網點,2021年支行4家網點第一批投產,2022年上半年第二批投產11家網點,目前共有15家物理網點可以現場開通金融社保卡。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更好地服務當地居民群眾。三是加強線上發展。近年反復的疫情也催生了客戶對于“無接觸服務”和“非接觸消費”的旺盛需求。醫保電子憑證是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簽發,是便民、利民、惠民的一線工作電子憑證。參保人可通過電子憑證享受各類在線醫療保障服務,包括醫保業務辦理、醫保賬戶查詢、醫保就診和購藥支付等。作為線上便民的新產品,江都農行積極推廣此項工作,通過物理網點到場客戶宣傳,現場辦理激活,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走進合作企業、周邊社區等進行宣傳,并為居民群眾提供上門服務,讓所有客戶在快捷享受到實惠方便的同時體驗到“農情溫度”。
目前江都農行已累計辦理金融社保卡26萬余張(覆蓋江都區1/4以上人口),醫保電子憑證開通8萬余張,為未來社保資金的線上支付做好技術準備與應用場景。農業銀行正在為服務社會、普惠民生做出表率,體現大行的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