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保護法是在什么情況下
出臺的這個法律條文
在信息化時代,個人信息保護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個人信息保護法》堅持和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理念,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個人信息權益,立法定位,聚焦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的重大關切。《個人信息保護法》共8章74條,在有關法律的基礎上,該法進一步細化完善了個人信息保護應遵循的原則和個人信息處理規則,明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權利義務邊界,健全個人信息工作體制機制。個人信息保護法切實將廣大人民群眾網絡空間的合法利益維護好,保障好,發展好,使廣大人民群眾在數字經濟發展中享受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哪些信息屬于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保護法中的個人信息的定義采用識別加關聯來認定。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其他方式記錄的,以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后的信息,具體包含呢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戶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哪些情況屬于個人信息被侵犯
在個人信息泄漏時,我們經常會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詐騙短信或是接到一些詐騙電話、騷擾電話、甚至還會有盜取微信號,QQ號、銀行錢財的行為,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提高警惕,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已經被泄露了。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被侵犯
個人信息遭到泄露,相關權利人可以通過行政、民事、刑事的手段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首先可以向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投訴。在實體消費過程中發生個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門消費者協會投訴,在虛擬網絡中發生的侵權行為可以向互聯網管理部門舉報。第二點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刑法第253條對侵犯個人信息犯罪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個人信息被不法侵害的可以通過公權力的救濟來懲戒犯罪保護權利。第三呢還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司法機關可以依照民法典的規定,對其相關民事權利予以保護。
新沂農商銀行建議
個人信息的保護非常重要,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切勿將自己的銀行卡、電子銀行介質等出租轉借或者轉賣他人使用。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隨意透露銀行卡號、有效期安全碼、身份證、短信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第三,下載安裝APP或第三方辦理業務時仔細閱讀相關協議、合同條款、審慎填寫個人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過度搜集或非法使用。
第四,不要隨意丟棄業務單據、ATM機的業務憑條、信用卡對賬單里的刷卡憑證,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要注明用途,防止他人挪用。
第五,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個人金融信息、財產狀況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隨意在網絡上留下個人的信息。
第六,盡量親自辦理金融業務,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者中介代辦,謹防個人信息被盜。
第七,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號碼、手機短信和郵件,在任何情況下不要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銀行卡號、賬號、密碼或者向來歷不明的賬戶轉賬,如果遇到此類情況應予以拒絕,必要時立即報警。第八,在可靠的WiFi環境下進行網上支付,網購付款時使用正規的操作方式,不要隨意點擊賣家發來的任何付款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