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農村商業銀行:黨史天天讀 | 南海艦隊“以小搏大”
1965年8月5日,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接到報告:國民黨海軍巡防第二艦隊大型獵潛艦“劍門”號和小型獵潛艦“章江”號由臺灣左營港隱蔽出航,于當日傍晚駛至福建省東山島東南兄弟嶼海域,企圖在東山島海域進行襲擾。南海艦隊指揮員立即向總參謀部上報了“放至近岸、協同突擊、一一擊破”的作戰方案,得到上級批準。于是,汕頭水警區護衛艇41大隊護衛艇4艘、快艇11大隊魚雷艇6艘組成突擊編隊,于當日21時起航,駛往預定殲敵海區。
8月6日1時42分,護衛艇群發現目標,隨即展開戰斗隊形,冒著密集的炮火向敵艦接近。當看清敵艦桅桿時,指揮員一聲令下,各艇一面射擊壓制敵艦炮火,一面將兩艘敵艦從中分割包圍。“章江”號被我4艘護衛艇緊緊咬住,無法擺脫,不久便中彈起火。敵艦一面慌忙逃竄,一面向我軍快艇還擊,我611號艇在勇猛追擊時被“章江”號擊中,3部主機被打壞,前艙進水,仍堅持戰斗。輪機兵麥賢得頭部被彈片擊中,由于頭部失血過多,眼睛不能視物,但他仍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堅守在主機旁邊,憑著自身練就的熟練技能,排除了艦艇機械的故障,保證輪機的正常運轉。敵艦“章江”號逃竄兩個小時,始終無法擺脫我海軍艇隊的追擊,被打得失去作戰能力,起火爆炸,于3時33分沉沒于東山島東南約24.7海里處。
擊沉“章江”號后,我海軍編隊于3時43分集中力量對“劍門”號實施攻擊。各艇集中火力猛烈射擊,“劍門”號很快中彈起火。5時20分,解放軍編隊快艇第二梯隊在高速護衛艦的掩護下,接敵并連續施放魚雷,“劍門”號隨即沉沒。在兩艘敵艦全部沉沒后,有部分落水的國民黨士兵在海上漂浮求救,解放軍隨即展開救援工作,打撈落水的國民黨士兵。不久,敵機飛來,我軍戰機及時趕到戰場上空,將敵機驅離戰場。
此次海戰,人民海軍“以小搏大”,擊沉國民黨海軍獵潛艦2艘,擊斃國民黨海軍艦隊少將司令胡嘉恒以下170余人,生俘“劍門”艦艦長王蘊山以下34人,創造了小艇打大艦的輝煌戰績。此次戰斗不僅對臺灣國民黨海軍造成沉重打擊,更使海峽兩岸海軍力量的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戰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通令嘉獎參戰部隊,授予麥賢得“戰斗英雄”稱號;授予611護衛艇、119魚雷艇“海上英雄艇”“英雄快艇”榮譽稱號。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親切接見了擊沉敵艦的海軍艦艇部隊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