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綱開頭增加兩段內容:第一段內容強調什么是公務員、公務員的錄用等;第二段強調公務員錄用工作的重要環節,即公共科目筆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政治標準和政治屬性,測查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公務員考試公平公正,試題具有通用性。
2024年延續去年的分級分類模式,公共科目筆試試卷依然分為3類,根據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分別命制試題,從而提高測評的科學性精準性。所有報考者均需參加公共科目筆試。
行測部分大綱沒有明確三類試卷的區別,根據去年真題來看,與地市級的題量相同,考查130題,題目與前兩類有所重疊;申論試卷對應用文寫作能力要求較高。
今年大綱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每個考試題型下再次新增多道例題,以“常識判斷”為例,去年設有3道例題,今年新增至5道,且分別考查不同科目,涵蓋范圍更廣,便于考生直觀地理解。
今年大綱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的試卷對“注意事項”分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除此之外,省部級和地市級的考試科目、考察能力以及主要題型與去年大綱表述相差不大,這說明國考考查形式和命題方式保持穩定趨勢,細化了知識點對應的例題。
為此,江蘇公務員考試網老師對新大綱進行深入解讀,對每一細小變化進行剖析,幫助考生備戰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
一、考生應考須知
(一)考務安排:10月15日起報名,報考時長10天,11月26日筆試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定于2023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公共科目筆試于11月26日進行,上午9:00~11:00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考試時間,下午14:00~17:00為《申論》科目考試時間。
8個非通用語職位外語水平測試時間為:2023年11月25日下午14:00-16:00。
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的人員以及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的筆試時間為:2023年11月25日下午14:00-16:00。
(二)區別命題:延續去年公共科目考試分類,繼續推進分級分類考查
2024年國考將延續分級分類考查方式,對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和行政執法類分別命制公共科目筆試試題。往年國考省部級和地市級兩類卷的區別是:前者比后者考查得更廣、更深、更全面,個別模塊的試題設置上有一定的區分度,試題題量上也會有所區分。2022年新增了行政執法類試卷,2023年延續三類卷,從2022—2023年的試題來看,行政執法類試卷法律常識占比較大,而在申論試卷上,區別更明顯,側重考查閱讀理解能力、依法辦事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申論材料也與執法相關。考生要根據自己所報職位,進行有針對性地復習。
(三)考試內容:三類試卷有同有異,兩大科目相對穩定
【筆試科目】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和行政執法類職位三類筆試科目均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大科目。根據崗位分類進行劃分,不同類別的試卷將在題型題量設置和試題難易程度上予以區分。
【考試內容】從考試內容來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由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五部分組成,涉及政治、人文、歷史、文學、地理、法律、科技等諸多領域;《申論》主要有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應用文寫作題和文章寫作題五大類試題類型。2023年地市級和行政執法類申論中,應用文占比很高,這充分體現了考查能力與報考職位掛鉤。
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省部級和地市級均考查了文章寫作題,行政執法類沒有考查大作文,但2023年三類試卷均考查了文章寫作。故考生依然要將文章寫作題牢牢掌握。
2024年的國考申論很可能會貫徹往年命題特點,考生在備考時要多了解國家政策方針,關注社會熱點,并要學會理性分析,提高判斷問題的能力。
【作答時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題型均為客觀性單項選擇題,考試時限為120分鐘;《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80分鐘。
二、考試內容詳解
筆試科目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一)常識判斷:知識龐雜,緊扣時政,聚焦熱點
【大綱鏈接】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
【考點直擊】近幾年,國考常識判斷部分總體試題難度不低,題目涉及知識點多元化,且考查方式靈活。國考中常識判斷題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題干給出一個常識性的現象,要求考生對此進行分析,據此按題干要求選出最合理的一項;另一種是單純性的知識測試,要求考生對題目所涉及的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從備選項中找出正確答案。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部分考查的重點是政治、法律、歷史、人文、地理以及科技部分,經濟、軍事、管理等部分內容考試中也會涉及,但題量不多。
【考情分析】2023年國考省部級、地市級、行政執法類試卷中,常識判斷部分均考查了20道題,行政執法類與地市級此模塊有多道題相同,且考查常識的類型相同,時政占比較大。在2023年的真題中,常識判斷試題緊扣大綱,側重考查政治素養,對時政熱點的考查范圍廣,聚焦二十大報告,考查方式靈活。本次考查了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民生等主題。常識部分考查方式靈活,難度與去年相當。
【權威預測】近年來國考常識判斷部分的命題越來越側重于知識混搭題,也就是各學科知識交錯混雜,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較高。預測2024年國考常識判斷題不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會有所拓展,跨領域、組合型題目或有增多的趨勢,考查知識點日趨廣泛和細致,設置難度或較大,而且可能會采用不同層面的知識點混合考查,在出題形式上可能也會呈現一定的創新性。考生需要在平時多關注時政,多積累知識點。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穩中有變,話題鮮活,涵蓋面廣
【大綱鏈接】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考點直擊】一般而言,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所考查的題型趨于穩定,即從題型角度進行劃分,主要包括邏輯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和文章閱讀。其中,邏輯填空以詞匯搭配和使用范圍為考查重點,對于實詞和成語的考查,越來越多地以結合、雜糅的方式出現;片段閱讀主要集中在“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作者的意圖、傾向、目的”這兩種能力的考查上,題型主要為主旨概括題和意圖判斷題;語句表達的考查重點主要是優化表達的能力,題型載體以語句排序題、語句銜接題和結語推斷題為主,需要遵循文段的話題一致以及文段的行文邏輯;文章閱讀要求考生根據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回答問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理解能力及對中長篇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考查文體包括社會科學文和科普說明文。雖然以文章的形式出現,實際上融合了細節判斷、詞句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和標題添加等多種題型,是全面考查考生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的綜合性題型。
【考情分析】
【權威預測】2023年國考卷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緊扣大綱,并有部分題目突出考查政治素養。邏輯填空主要考查考生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能力,對成語的考查加大;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的考查和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主旨概括題與意圖判斷題是基礎題型,其他題型涉及標題選擇題、細節判斷題、語句排序題、語句銜接題和結語推斷題等,考查的材料內容包括科技、文化、經濟等領域;文章閱讀題依然只出現在省部級中,考查10題。
預計2024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仍保持“穩中有變”的風格,考點變化不會太大,但可能會創新。
(三)數量關系:考點穩定,試題靈活,多維考查
【大綱鏈接】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用題型有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兩種。
【考點直擊】國考數學運算部分的考點主要有:計算問題、幾何問題、工程問題、行程問題、比例問題、組合問題、統籌問題和經濟利潤問題等,考生掌握了常見的幾種傳統題型及其計算方法,這樣至少可以拿到70%的分數。
【考情分析】
【權威預測】2023年國考數量關系部分題型題量與考點相對穩定,省部級為15道題,地市級為10道題,行政執法類為10道題。2023年的試題中,基本都是常見考點,但仍有特色題型,行政執法卷的數量關系中摻雜了物理知識,說明現在考查方式越來越靈活,考生要拓寬自己的學習范圍。
預計2024年國考依然會靈活命題,難度與去年持平,會越來越注重對基礎應用能力的考查。考生要儲備核心知識,扎牢計算基礎。
考生須注意:數字推理雖然繼續出現在考試大綱中,但從2011年起,國考試題就不再出現數字推理題型。預計2024年國考數量關系部分極有可能依然只有數學運算一種題型。
(四)判斷推理:學科穿插,推理為主,綜合性強
【大綱鏈接】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用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種。
【考點直擊】近年來,判斷推理題目題型題量一直都沒有變化,考查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種題型,每類題型各10道題。其中,圖形推理部分題型全面,包括順推型、分類分組型、九宮格型、立體型等;定義判斷部分包括單定義和多定義,以單定義為主,就問法而言,“屬于”和“不屬于”均有所涉及,考查學科廣泛,但閱讀難度不大;類比推理部分側重考查語法、語義、集合關系以及邏輯關系等,分為兩詞型、三詞型和填空型;邏輯判斷部分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均有所考查,可能性推理以削弱型和加強型為主,結論型也有涉及,主要以分析推理、論證為主。
【考情分析】
【權威預測】關于2023年國考判斷推理真題,考查10道圖形推理題,考點常規,但難度較大,綜合性強;定義判斷部分涉及多學科知識,突出考查自然科學類,以往偏重人文社科類,今年出現很多新興技術概念,加大對科學文化知識的考查,且出題方式新穎,例如出現表格、圖形題等;邏輯判斷依舊側重對可能性推理的考查,以加強和削弱題目為主,還考查了前提型。對于副省級的考生而言,邏輯判斷部分相對而言只要拿下論證類,則難度不太大;對于市地級考生而言,依舊延續了“一拖五”式的智力推理題。行政執法類同樣考查了“一拖五”式的智力推理題。
2024年國考判斷推理部分不排除會出現創新型試題,但萬變不離其宗,考生須夯實基礎,強化重點規律。
(五)資料分析:考點常規,難度降低,偏重技巧
【大綱鏈接】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文字、數字、圖表等統計性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
【考點直擊】從2023年國考資料分析部分真題來看,題目依然是4篇資料,共20道小題,考點以增長、比重、平均數、倍數等為主,難度適中,考點常規。
【考情分析】2023年國考資料分析部分整體難度中等。考查考點延續單一數據、兩數之比等常規考點,計算難度不大,多次出現比較大小的題目,選項形式新穎,多次出現折線圖的選項,首次出現題目為條形圖的形式。考生要冷靜分析,觀察特點,熟練應用相關公式,掌握解題技巧。
【權威預測】2023年國考省部級、地市級兩類卷中的資料分析模塊延續了重分析輕計算的特點,三類試卷有部分資料分析題重疊。預計2024年資料分析部分題量設置不變,難度基本與2023年持平。
筆試科目二:《申論》
(一)“申論”是什么?
(1)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
(2)“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80分鐘,滿分100分。”
(3)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
(4)“采用閉卷考試方式”。
(5)申論考試按照省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三套試卷。
注意點:三類卷中,副省級重點考查綜合分析能力與提出問題能力,地市級更側重于對貫徹執行能力的考查,而行政執法類更注重對依法辦事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的考查。
(二)“申論”考什么?
◆看題量設置
2023年國考申論試題設置依然采取了五道大題的形式,今年三類試卷最后一道題均考查了文章寫作題,地市級和行政執法類卷中的應用寫作題占比較大。
2023年國考申論緊隨國家主基調,聚焦時代發展。除作文題外,副省級試卷考點圍繞橋梁建設、窯洞修復、河流流域文化建設、產業發展”等話題展開;地市級和執法類試卷圍繞“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知識產權服務、光伏開發試點、金融向善”等話題展開。預計2024年國考申論試題命制或繼續沿襲五大題的考查形式,考查題型可能在五大類之中: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應用文寫作和文章寫作。
◆看題型分布
申論是國考的必考科目,主要考查五大題型,分別為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應用文寫作題和文章寫作題。一般來說,各題型的難易程度與所占分值均有所差異。
題型一:歸納概括題
歸納概括類試題一般設置為1道,分值在10~20分之間。近幾年,國考申論逐漸加大了對歸納概括題“全面、準確”作答要求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短時間內快、準、全地提取出對應要點;同時,歸納概括題愈發與綜合分析題相融合,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考生務必提高對歸納概括題的重視度。
題型二:綜合分析題
綜合分析類試題的題型變化多樣,其中重點考查啟示型分析、評論型分析和闡釋型分析三種題型。在2023年國考副省級試卷中,考查了綜合分析題。綜合分析題要求對材料進行多角度分析,然后條理清楚地整合、作答。
題型三:提出對策題
提出對策類試題考查的是考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考查的提出對策題提問方式逐漸多樣化,體現出由以直接提出方案的對策題為主向分析問題與提出對策相融合的考查方式轉變,考生作答難度增大,這也體現了國考申論命題越來越科學化的發展趨勢。
題型四:應用文寫作題
國考申論卷中側重對應用文寫作這一題型的考查,在2023年國考省部級試卷中考查了2題,地市級試卷中考查了3題,行政執法類試卷中考查了3題,占比非常大。應用文寫作重點在于內容,不同應用文寫作的側重點,就通過文種的類別來初步確定。另一個要點就是格式,在格式上,無論是法定公文還是事務性文書都由四部分組成,即標題、稱謂、正文、落款,但在具體寫作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應用文都需要具備以上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如標題+稱謂+落款型:公開信、倡議書、宣傳稿、建議書。
題型五:文章寫作題
往年文章寫作題作為申論考試的“壓軸戲”,在申論考試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考生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最容易拉開分數檔次的題型。2020年的國考省部級和地市級兩類試卷中均沒有考查這一題型,變更為對考生進行應用文體的考查。2021—2023年的國考省部級和地市級中,均考查了文章寫作題,2023年的行政執法類卷中也考查了文章寫作題。
◆看材料選取
材料是申論能力考查的載體,是考生作答的依據。在申論材料選取方面,案例和理論材料均有涉及,案例選取彰顯國際視野與歷史視野,哲學理論拉升主題高度。材料選取范圍較廣,古今中外結合,與此同時,材料中涉及的古文、名言等材料,具有深刻哲學思想。2023年的申論命題遵循大綱要求,選材緊扣時代,突出時政熱點。
考生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吃透材料,在作答時,要以給定材料為依據,保證答案要點絕大部分源自給定材料,絕不能脫離材料自說自話。這就要求考生在不背離命題人觀點的前提下,能夠將主流觀點內化于心,針對話題聯系實際,多維度全方位展開思考。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